中国有计划,有大计划。2013年习近平主席宣布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时,[1]他提出了一个愿景:建设一个具有深远的外向型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中国,从东亚延伸到欧洲及其他地区。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又称“新丝绸之路”,包含一项大胆的教育战略规划,即到2035年将中国建设成为教育和科研强国。通过与该规划互动,西方大学和整个学术界也可以从中受益。
什么是“一带一路”学术战略?
在国内,中国政府将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作为迈向学术强国的首要目标。“2019年,中国国务院印发了[……]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和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(2018-2022年)》,旨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中国教育体系现代化。[2]”
澳大利亚政府在其2020年分析报告中指出,中国明确承诺“继续改革及推进中国教育事业[3]”,并采取三管齐下的方式,分别针对学科发展、本科生创业/就业以及研究生的科研和学术发展。
在2021年发表于《北京国际教育评论》上的论文《理解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教育:一种文化政治经济学方法》中,Xu称赞教育是迈向国际合作的一大步。
“在‘一带一路’构想中,教育被设计为促进‘一带一路’具体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教育应被理解为一个复杂且不断发展的实体,在其形成过程中通过更广泛的互动形式合理化并进行塑造,其中涉及文化、政治和经济因素与变革动力的结合。[4]”
“中国对国际教育的政策倾向与其对全球化的态度是一致的。[...]中国政府已就进一步开放国际教育领域、增加海外学生的奖学金以及鼓励跨国学术合作做出了明确承诺。[5]”
尽管“在过去十年里,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两倍多,仅2019年就有超过70万中国学生离境赴海外学习,[6]”,但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导致其中一些计划搁浅。然而,2035年的目标仍在继续推进。在国际上,中国通过投资“新丝绸之路”沿线战略国家的贸易和基础设施,在研发方面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。澳大利亚政府还指出:中国的“国际合作目标似乎主要集中在‘一带一路’倡议(BRI)上。[7]”
外交关系协会的Chatzky和McBride表示:“迄今为止,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项目或表示有兴趣。”
2019年《泰晤士高等教育》报道[8],“2013至2017年期间,九个国家与中国的合作研究增加了一倍以上。除一个国家(智利)外,所有其他国家都位于‘一带一路’沿线。[9]”
“一带一路”对于国际大学意味着什么?
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处于有利地位,可以通过发展海外学习来打造与亚洲的合作前景,这些体验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对“他者”的深入理解,而这两者正是教育发展计划的关键要素。
怎样才能为赴海外学习的中国学生打造杰出的课程体验机会?
中国已将推动国际本科生体验和研究生合作列为优先事项。由于中国边境关闭,且在2022年之前不太可能重新开放,[10]在线项目是中国学生融入全球学术群体的最佳途径。
即使旅行限制放宽,中国仍迫切希望将人才留在国内。国内排名较高的中国大学只需将学生送往国外学习几周,或许一个学季,就能开阔他们的视野,更好地了解“他者”,搭建文化的桥梁。您看,“教育”“被概念化为旨在改变中国社会宏伟前景的一揽子社会政策的一部分,这反映了中国政府近年来的变革本质。[11]”
为吸引中国学生和为他们提供建议的校园大使,在制定项目时,无论边境关闭时期还是全球人员流动全面恢复后,海外大学都应纳入一些必备元素:
- 国际行业领袖的客座讲座
- 与学科相关的实地体验
- 高级别的行业参观
- 学术严谨的教学项目
- 与海外大学的学生一起学习
- 学分可转换至国内大学
- 短期暑期项目或学期课程优于为期一年的课程
- 语言证书课程和语言支持
- 学生合作与指导
- 双轨在线版课程提供类似的文化体验机会
从根本上讲,与来自不同文化和文明国家的人进行跨文化接触的机会越多越好。
至于应重点关注哪些课程,澳大利亚的分析显示,教育领域在大力推动广泛使用“互联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(AI)[……],提供更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服务。中国正在努力完善在线教育交付模式,[12]”以适应“信息时代教育改革”的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战略规划。
中国希望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并将技术作为教学、学习和资源共享的工具,加快构建“2.32亿在线教育用户[13]”的学习体系。
因此,政府审批通过的“人工智能技术专业成为新增备案数量最多的专业——超过100所中国高等院校获批在本科阶段设立该专业。[14]”
其他深受中国学生欢迎的课程包括[15]
- 数学
- 计算机科学
- 工程学
- 企业管理
即使是在线课程,这些选择在中短期内对中国学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,因为身处国内也可以实现国际化交流。通过发掘这些兴趣意向,并认识到您的项目需要不局限于学科范畴,应更深入地挖掘文化体验,您的院系和院校才能继续加强紧密联系,并与中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美好未来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。
[4, 5] Xu, B. (2021). 理解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教育:一种文化政治经济学方法,《北京国际教育评论》(英文),3(1), 56-71. 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163/25902539-0301000
[6] https://www.timeshighereducation.com/campus/after-gold-rush-how-respond-chinese-student-downswing
[8] https://www.timeshighereducation.com/news/chinas-belt-and-road-initiative-boosting-academic-links
[9] https://www.cfr.org/backgrounder/chinas-massive-belt-and-road-initiative
[10] https://www.timeshighereducation.com/news/china-and-japan-keep-borders-shut-new-term-starts
[11] https://brill.com/view/journals/bire/3/1/article-p56_56.xml
[13] http://www.cac.gov.cn/2019-08/30/c_1124938750.htm
[15] https://www.statista.com/statistics/372909/chinese-students-in-the-us-by-subject/